一条不到200块的“平替”瑜伽裤,正从Lululemon嘴里抢下市场份额。它不是哪个欧美品牌,也不是什么手工定制品,而是来自广州一家公司:CRZ YOGA。
过去五年,这个鲜有人知的中国品牌在亚马逊狂卖数百万条瑜伽裤,年销超15亿人民币,在“女子瑜伽裤畅销榜”中霸榜多年,甚至被海外媒体称为“Lululemon的平价替代神话”。
CRZ YOGA的成功,像是一场品牌权力结构的重写,一次平价品牌的跃迁。
品牌出海实现跃迁
第一阶段:从“高仿”走向“高感”
CRZ YOGA起初走的,是典型的高仿高质低价路径。在Lululemon已经完成市场教育的背景下,CRZ YOGA并不试图重新造概念,而是借用现成的用户心智:你想要的裸感触感、四针六线剪裁、吸湿排汗科技,我用三分之一价格给你搞定。相比较Lululemon动辄成百上千的价格,CRZ YOGA最高不过99美元的性价比解决了用户的性价比焦虑,更填补了可负担的品质运动服这块市场空白。
而广州作为服饰产业链重镇,在布料采购、工艺打版、出货效率方面,本就拥有得天独厚的供应链红利。这也是为什么,CRZ YOGA能在没有重广告投入、没有海外品牌故事的情况下,用产品即口碑的方式打开市场。
第二阶段:从“平台爆款”到“品牌认知”
大多数人以为CRZ YOGA就是靠亚马逊起家的黑马品牌,但其实它很早就同步布局了独立站。打开CRZ YOGA的官网,你会发现它并没有延续亚马逊那种转化优先的设计风格,而是更接近DTC品牌的调性,干净的页面、舒适的品牌语言、强调生活方式的品牌主张:“Feel your practice. Not your pants.”
在Reddit、YouTube、TikTok等平台,也陆续出现大量真实买家分享的“穿搭试用视频”和“瑜伽裤评测PK”,用户常常提到的一句话是:“这条裤子根本不像30美元的货色,我穿它去健身房,没人看得出它不是Lululemon。”
这意味着,CRZ YOGA已不仅是“平替”,它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信任。
而独立站的存在,也让它能绕开平台规则、沉淀用户数据、测试新品价格带,为下一步品牌升级打下基础。
第三阶段:从“借势”走向“造势”
当高性价比被市场验证,CRZ YOGA并没有满足于“活在大牌阴影下”,它正悄悄进行品牌升级,推出独立设计感更强的新品系列,模糊“替代品”标签;丰富适用场景,从瑜伽延伸至居家、通勤、轻户外运动等生活方式;加强对“舒适”“自由”“自我探索”的品牌价值叙事。这背后,其实反映出一个深层逻辑:中国出海品牌的第一波成功,靠的是供应链和性价比;但真正实现“出圈”的,是品牌力。
CRZ YOGA正在从“一个便宜好穿的替代品牌”,走向“一个有品牌价值的运动服饰品牌”。
借势平台,但不依赖平台
和大多数出海品牌不同,CRZ YOGA并没有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
亚马逊是它的流量主阵地,负责规模化触达;DTC官网是它的品牌中枢,用于塑造形象和用户沉淀;社交媒体和UGC内容则是它的转化润滑剂,构建消费者信任。
这种多矩阵同时布局的方法,既保证了收入体量,又为品牌长期主义打下基础。
CRZ YOGA的故事,不只是一个“平替品牌逆袭”的商业传奇。它更像是一个关于出海品牌成长模型的教科书范本,借势大牌,打透市场空白,脱离平台依赖,构建自主品牌阵地,从跟随到差异化,打造品牌唯一性。
品牌出海,不能永远活在大牌的影子下!